本地宇宙中射电活动星系核动能反馈的全局能量学
摘要
背景:活动星系核(AGN)反馈是理解星系演化的关键因素。然而,一个完整的、定量的、时间依赖的框架,包括这种反馈对AGN、宿主星系和宿主晕属性的依赖性,仍有待建立。 目的:利用来自LOFAR-eFEDS巡天(z < 0.4)的682个射电AGN的完整样本,我们推导了大质量星系的平均喷流功率及其作为恒星质量(M∗)、晕质量(Mh)和射电形态函数的变量。 方法:我们比较了致密和复杂射电AGN的发生率分布,作为比黑洞动能功率(λjet)的函数,并首次根据M∗和射电形态合成了射电光度函数(RLF)。我们的RLF和推导的总射电AGN动能光度密度,log Ωkin/[W Mpc⁻³] = 32.15±0.03,与先前的工作一致。 结果:来自射电AGN的动能反馈在log M∗/M⊙ > 10.6的星系中主导了任何可能的辐射驱动反馈。更具体地说,对于除了最大质量星系(10.6 < log M∗/M⊙ < 11.5)之外的所有星系,是致密射电AGN主导了这一全局动能能量预算。随后,我们将平均注入的喷流能量(Ejet)与星系和晕束缚能(Ubin)以及晕内宿主气体的总热能(Eth)进行了比较。我们发现致密射电AGN缺乏完全解绑星系的能量,但复杂射电AGN在最大质量系统(log M∗/M⊙ > 11.5)中达到Ejet > Ubin,这些能量很可能沉积在典型星系尺寸之外。在晕尺度上,无论是致密还是复杂射电AGN都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完全破坏全局气体分布,尤其是在最大质量的星团中。另一方面,对于星系群,Ejet大大超过了全局Eth,从而为这些系统中气体的热力学平衡提供了关键输入。最后,我们表明AGN喷流也可以显著影响大星系群和巨大星团核心的局部热力学平衡。总的来说,我们的发现为喷流供能、吸积过程以及通过AGN反馈的黑洞-星系共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见解。
关键词
领域
研究AGN反馈在星系演化中的作用,重点关注本地宇宙射电AGN的动能反馈。
问题陈述
缺乏完整量化的AGN反馈框架,其对AGN、宿主星系和晕属性的依赖性、不同反馈模式的能量学和影响尺度尚不明确。
理论基础
基于AGN反馈对星系演化至关重要这一共识,以及前期利用LOFAR-eFEDS巡天数据对射电AGN发生率的研究。
研究目标或问题
旨在量化大质量星系的平均喷流功率与星系/晕质量、射电形态的关系,并评估其对星系和晕能量平衡的影响。
研究意义
为理解喷流供能、吸积过程和黑洞-星系共同演化提供定量依据,并指导相关模拟研究。